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统计局官网!  今天是

 |  无障碍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公告资讯  >  统计分析
凝心聚力抗疫情 攻坚克难谋发展
文章来源:     浏览量: 1   发表时间: 2020-04-23 00:00:00.0
打印本文

——榆林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在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在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面对疫情,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研究制定了“收缩战线,突出重点,守好底线”的工作思路,打出了积极有效的政策“组合拳”,持续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社会秩序,工作成效显著。目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农业小幅下降,服务业严重受挫,工业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上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呈低位开局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865.57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较全省和全国分别高出9.8、1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不含杨凌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7亿元,同比下降5.5%,增速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92.67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同比提升19.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0.63亿元,同比下降10.5%,增速同比回落19.3个百分点。总体看,在二产的强力支撑和拉动下,GDP实现正增长且好于上年同期。

一、 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分析

(一)农业、服务业受挫,工业经济逆势上扬

一是农业经济呈负增长。一季度,榆林农业主要以设施蔬菜和畜牧业为主,疫情影响下,设施蔬菜生产平稳,畜牧业出栏受限,整体呈下滑趋势。其中,设施蔬菜产量4.18万吨,同比增长5.78%。生猪、羊子、家禽分别出栏40.23万头、90.90万只、93.41万只,同比分别下降13.55%、23.29%、22.80%。生猪、羊子、家禽分别存栏102.23万头、553.07万只、750.14万只,生猪同比增长0.98%,羊子、家禽同比分别下降0.47%、4.38%。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08亿元,同比下降5.1%;实现增加值23.54亿元,同比下降4.9%。

二是工业经济逆势上扬。由于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加之工业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一季度煤炭的产量同比增加2557.68万吨,拉动工业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23.34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同比提升10.0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增速同比提升20.5个百分点。

分能源和非能源看,全市规上能源工业企业产值823.86亿元,同比增长12.9%;非能源工业产值199.48亿元,同比下降10.8%。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0.5%、19.5%。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442.27亿元,同比增长23.8%;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产值132.38亿元,同比增长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产值133.13亿元,同比下降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16.08亿元,同比增长9.5%。非能源工业中,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产值108.42亿元,同比下降8.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34.51亿元,同比下降4.1%。

从主要能化产品产量看,全市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6种产品保持正增长。其中,煤、油、焦炭等15种能源产品及能源初级制品中12种产品保持正增长;聚烯烃、精甲醇等9种化工产品中7种产品保持正增长;镁、铝、铁合金、口罩、盐等12种其他产品中7种产品保持正增长。重点产品中,原煤、洗煤产量累计11357.70万吨,同比增长27.6%。其中,原煤产量10316.39万吨,同比增长30.9%;洗煤产量1041.31万吨,同比增长1.8%。原油产量259.49万吨,同比增长2.2%。原油加工量100.13万吨,同比增长6.0%。天然气产量53.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1%。发电量292.70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3.6%。

三是服务业传统主导行业严重受挫。一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0.63亿元,同比下降10.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分别下降17.4%、8.4%、44.5%、31.3%;金融业、房地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1.3%、5.6%、2.0%。

(二)消费全线低迷,投资保持增长

一是消费市场全线低迷。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12亿元,同比下降24.1%,增速同比回落32.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93亿元,同比下降20.8%,增速同比回落25.1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9.30亿元,同比下降25.9%;乡村42.82亿元,同比下降20.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18.27亿元,同比下降21.8%;餐饮收入13.85亿元,同比下降39.6%。

从流通领域看,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0.9%、21.3%,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6.7、30.8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43.8%、52.5%,增速同比分别回落52.2、67.1个百分点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14.4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0%,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2.1%,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4.6、8.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0%,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7.0%。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2%。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19.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8%;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7.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

(三)财政收支下降幅度较大

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194.02亿元,同比下降23.9%,降幅同比扩大17.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80.19亿元,同比下降18.8%,降幅同比扩大15.6个百分点,其中各项税收68.42亿元,同比下降19.7%。完成财政支出104.09亿元,同比下降18.0%,增速同比回落34.9个百分点。

四)消费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增长3.8%。八大类消费价格 “五升三降”:食品烟酒类上涨12.5%,衣着类下降2.3%,居住类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6%,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7%;交通和运输类下降1.3%。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其中,畜肉类、菜、蛋类分别上涨54.6%、8.8%、10.2%。

(五)先行指标中公路、航空客货运周转量大幅下降

一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29.09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59.62亿元,同比增长5.2%,

二是全社会用电量小幅回落。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80.77亿度,同比增长0.7%,增速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65.12亿度,同比增长0.6%,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

三是公路、航空客货运周转量大幅下降。一季度,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下降17.6%,航空客货运周转量同比下降45.7%,铁路客货运周转量与上年持平。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是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因素,短期来看,当务之急要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恢复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力,以丰补歉对冲疫情造成的影响;年内来看,需全力应对主要工业品价格下跌、化工产品库存积压对工业产值造成的影响,着力解决畜牧产品滞销、消费低迷和服务业活力不足等问题。

(一)畜牧业出栏问题亟待解决。受疫情影响,道路交通不畅,屠宰场关闭,畜禽出栏量下降幅度较大,待出栏畜禽存栏期延长,养殖户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增多,负担加重;畜禽产品无法外销,市内消费不足,出栏问题急需解决。

(二)主要工业品价格下跌,库存积压问题突出。一是原煤、原油价格下跌。由于部分行业耗煤量持续下降、北方煤炭消费逐步转入传统淡季,需求不旺导致近期煤价跌幅较大,煤炭产值受价格影响加大。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引起国内油价跟跌。二是在疫情影响下,除正常生产的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周期被延长,下游企业对生产原料的需求不足,造成我市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库存积压严重,产销衔接不畅,化工行业出现负增长。

(三)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最大。一方面此次疫情对第三产业各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公路、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及航空吞吐量大幅下降,大宗商品流通不畅;生产性服务业绝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除维持必需的生产生活行业外,住宿、餐饮业及文化旅游、娱乐、购物等其他生活性服务业大面积停业。造成消费市场低迷,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全面受挫。另一方面因核算制度改革,三产中占比较大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约占三产的比重达34.8%左右),核算改用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劳动工资总额增速,由于疫情影响导致部分行业企业效益下滑,职工工资增长难度较大,给核算服务业增加值带来新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诸多指标回落较大的压力,全市上下应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对冲疫情造成的影响。针对当前形势,提出如下扭转不利局势的应对举措: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做到防控与复工并重。市委、市政府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坚决贯彻好中央和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全面落实我市出台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18条措施和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17条措施,并充分发挥全市抽调的1300多名优秀干部深入12县市区入驻重点企业、包抓重点项目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人力、资金、材料、设备、销售等方面的全方位保障,实现全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循环,为经济正常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找好畜牧产品销路,鼓足养殖户“钱袋子”。努力破解畜牧业出栏受限问题,出台保价收购畜牧产品措施,避免因畜牧产品销售不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对外,找到并打通畜牧产品销售渠道,确保外销通道多且通畅;对内,鼓励群众餐饮消费,增大畜牧产品刚性需求。

三是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工业在榆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2.1%。根据榆林的资源禀赋情况,以抓好能源产业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稳住工业基本盘即可稳定榆林经济基本盘。

四是主动促销去库存,对冲价格波动影响。第一,采取以量补价措施,努力消除价格影响,稳定能化经济基本盘。积极消除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进程,全力推进煤、油、气及化工产能释放,提高能化产品产量;同时积极采取去库存、畅销售措施,打好促销牌,确保产销供应链健康运转。第二,延伸能化行业产业链,增加新产品市场供应。要大力发展能化行业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研发新产品,拓展产品种类,形成多元化现代化工业产业格局,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不断提高工业抗风险能力。

五是提振消费信心,全力盘活服务业。积极消除疫情不利影响,全力推动服务业主导产业恢复生产力;加强消费引导,提振消费信心,让消费尽快回到常态。第一,精准施策,打通生产要素流通“堵点”,解决难点,加快恢复服务业活力。一要重点抓好与煤炭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机械租赁业等服务业主导产业的生产运营工作,带动其他行业快速回升;二要充分发挥金融业支持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的作用,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三要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全力恢复营利性服务业生产力及房地产业运营活力。四要分析研究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制度改革,重视劳动就业,稳定从业人员劳动工资增长。第二,提振消费信心。全面恢复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其他生活性服务业运营,加强消费引导,出台如发放消费券、增加消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刺激消费,提振消费信心,全力推动消费恢复常态化。

六是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培育增长新动能。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化危为机,尽早谋划,分析预判疫情引起的资金、人才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榆林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加快在无人机、生物医药、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石墨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和领域引进一批产业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降低对能源依赖度,提升我市产业层级和优化我市行业结构。

总体来看,疫情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当前疫情防控已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的重要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落实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举措长抓不懈,重点强化“六稳”举措,随着人流、物流逐步恢复正常,复工复产率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恢复常态,纾难解困政策效应全面释放,疫情影响将持续降低,经济指标降幅将会缩小,经济运行将步入正轨。

 

               

   榆林市统计局综合科

                         撰稿;白新富

                          20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