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统计局官网!  今天是

 |  无障碍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公告资讯  >  统计分析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文章来源:     浏览量: 4394   发表时间: 2022-02-09 09:57:16.0
打印本文

                                                       -2021年榆林市GDP运行情况分析

202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来榆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稳定持续恢复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5435.18亿元,首次突破五千亿大关,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经济增速高于6.5%以上的预期目标,增速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2%,较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0.25亿元,同比增长5.6%,两年平均增长3.9%,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704.64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6.6%,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40.29亿元,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5.8%,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3:68.2:26.5,上年同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6:62.4:31.0,二产增加值占比提升5.8个百分点。

(二)农业经济较快增长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12.83亿元,同比增长5.9%;两年平均增长4.0%。实现增加值302.16元,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3.9%。受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影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同比下降11.9%,蔬菜、园林水果等经济作物中低速增长。我市农畜产品供需稳定,价格总体处在一个合理区间,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三)工业经济保持发展

2021年,工业经济发展快速,质量效益同步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7.6%。工业总产值首超七千亿。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55.9%,两年平均增长22.7%。其中,能源工业产值增长61.4%;化工行业产值增长54.3%。主要能化产品产量取得新突破。原煤产量5.52亿吨,比上年增长6.2%,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原油1094.66万吨,增长4.4%;天然气214.15亿立方米,增长1.9%;发电量1448.14亿千瓦时,增长15.2%;聚乙烯142.47万吨,增长23.0%;聚丙烯170.70万吨,增长29.7%。

(四)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消费韧性和活力持续显现,消费需求不断拉动。2021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89.50亿元,同比增长13.6%,两年平均增长6.5%,较三季度增长3.0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3.12亿元,同比增长0.6%,两年平均下降5.8%,较前三季度持平。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强势复苏

铁路客货运增速加快,公路客货运总体平稳。202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38.87亿元,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9.2%。其中铁路客货运力增势强劲。铁路客货运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16.6%;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0.2%,两年平均增长2.5%;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35.0%。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

尽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从9月份起连续四个月止跌回升,但投资整体回升幅度不足,还需加大力度巩固提升。新开工项目少、大项目投资拉动不足、持续下降等情况突出。重点投资领域持续收窄,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4.4%,民间投资下降13.6%。从三次产业投资看,2021年,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9.8%,降幅较1-11月收窄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7%,降幅较1-11月收窄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4%,降幅较1-11月收窄3.0个百分点,增速均为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需从各个方面努力提升,进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二)产业结构转型需加固

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3、68.2和26.5,上年同期三产占比分别为6.6、62.4、31.0,二产增加值占比提升5.8个百分点。一产三产占比较上年同期分别下滑1.3、4.5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升5.8个百分点。工业是我市经济基本盘,也是我省工业的压舱石。如何在落实国家“双碳”政策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成降耗“双控”目标,并且完成能源保供稳价任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对全市上下的一次大考。

(三)市场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受疫情持续波动影响,消费恢复承压前行、潜力有待进一步深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0.6%,分别低于2019年、2018年7.4、9.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43.78亿元,增长4.0%,两年平均下降1.1%。其中,占限上社零比重最大的汽车类销售月度增速从3月起连续负增长,12月当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9.0%,下拉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一)降扩大消费,激发市场潜力和活力

深挖汽车等重点商品消费潜力,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刺激消费,不断提高汽车、成品油等大宗商品消费能力、稳定和扩大大宗商品消费。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供应能力,发挥新型商品带动作用。二是能耗培育新兴消费热点,进一步发展“网红经济”“地标经济”,根据地方特色激发发展动力和潜能,加大节日刺激消费作用,依托创意、网红、文化等多种资源,满足消费群体多元化需求。

(二)稳中求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对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项目要加大重视、加快建设,打好基础、立长远的使得工作有力推进。一是挖掘存量推进续建项目加快投资进步。对于市县区在建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梳理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在用工、资金、市场、政策等方面困难,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将存量转化为有效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延长、补充、强化产业链结构,打造产业集群。二是扩大增量充分发挥新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全市新进项目1863个,较上年减少412个,下拉固定资产投资11.1个百分点。应着眼扩大发展优势和补足存在短板,用足国家政策,用好本地资源,加强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着重谋划推进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后劲的产业升级项目,适度超前的市政、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结构调整的新技术、新能源项目,补齐民生短板的教育、医疗项目,充分发挥新项目对投资和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速推动我市工业高端绿色转型步伐

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绩效,另一方面碳排放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也有推动作用。在双碳的背景下,我们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保障能源安全。要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扎实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完善产供储销体系,保障群众取暖过冬,加强能源安全运行预测预警。二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在加快数字化发展,依托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推进能源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字化、运行维护无人化、能源交易透明化、能源网络互联化,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新形态,可以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我市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榆林市统计局综合科

                                                                                                                                                                                                                       朱艳

                                                                                                                                                                                                                           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