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统计局官网!  今天是

 |  无障碍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公告资讯  >  统计分析
劈波斩浪勇向前 蹄急步稳谱新篇
文章来源:     浏览量: 3081   发表时间: 2022-01-25 15:29:39.0
打印本文

   ——2021年榆林市经济运行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更是榆林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榆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代榆林的前进方向。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全市上下谨遵总书记瞩托,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三转三补”新思路,科学统筹各种风险挑战与经济稳增长,严格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劈波斩浪、勇毅向前,经济运行在逆势中保持平稳、稳中向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并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为榆林擘画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一、2021年经济发展情况盘点

(一)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达5435.18亿元,稳居全省第二,比上年增长7.9%,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2%,两年平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25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3704.64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440.29亿元,增长9.2%。

QQ图片20220125101629778.png


(二)农业生产保持平稳,畜牧业稳定增长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5.9%,两年平均增长4.0%;实现增加值302.16亿元,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3.9%。

QQ图片20220125101752111.png


在种植业方面,今年受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蔬菜、园林水果等经济作物中低速增长。全年实现粮食总产223.72万吨,上年下降11.9%;蔬菜及食用菌122.54万吨,增长1.3%;园林水果209.29万吨,增长0.5%。

在畜牧业方面,生猪产能总体稳定,猪肉价格以小幅震荡调整为主,总体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区间;羊、牛饲养量稳中有增,肉蛋奶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猪羊牛禽肉产量24.5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其中,猪肉、羊肉、牛肉分别增长13.2%、8.1%、5.5%禽肉产量下降1.5%。年末,猪、羊、牛存栏分别增长0.3%、0.2%、2.8%,家禽存栏下降4.0%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增长2.3%;猪、羊、牛、家禽出栏分别增长10.3%、4.0%、3.1%、2.9%。

(三)工业经济再创佳绩,支撑发展坚定有力

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7.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5.8%,较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给予了坚定有力的支撑。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位居全省第三,两年平均增长7.6%,两年平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0.3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2%,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4.7%。从能源和非能源看,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9.7%,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4%。

QQ图片20220125101910222.png


工业总产值首超七千亿。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55.9%,两年平均增长22.7%。其中,能源工业产值增长61.4%;化工行业产值增长54.3%。

主要能化产品产量取得新突破。原煤产量5.52亿吨,比上年增长6.2%,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原油1094.66万吨,增长4.4%;天然气214.15亿立方米,增长1.9%;发电量1448.14亿千瓦时,增长15.2%;聚乙烯142.47万吨,增长23.0%;聚丙烯170.70万吨,增长29.7%

(四)消费市场保持复苏,服务业持续恢复

消费市场保持复苏。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0.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43.78亿元,增长4.0%,两年平均下降1.1%。

QQ图片20220125102026777.png


服务业持续恢复。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5.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1%,金融业增长8.8%,房地产业增长11.9%、其他服务业增长7.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0.6%。

(五三次产业继续收窄,投资回升延续向好

2021年面对“双碳”“两高”“双控”等政策约束趋紧影响,全市上下因时因势果断调整工作着力点,出实招、出硬招、抓落实,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扭转投资下行的被动局面,从9月份起连续四个月投资止跌回升,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3.5%,较1-11月收窄4.4个百分点,较1-8月最低增速收窄12.9个百分点。

QQ图片20220125102133888.png


1.三次产业投资继续收窄。2021年,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9.8%,降幅较1-11月收窄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7%,降幅较1-11月收窄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4%,降幅较1-11月收窄3.0个百分点。

2.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回升。2021年,全市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7%,降幅较1-11月收窄4.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4%,降幅较1-11月收窄6.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13.6%,降幅较1-11月收窄4.4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保持高位。2021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9.1%,两年平均增长16.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33.62万平方米,增长35.7%,两年平均增长33.7%;商品房销售额236.27亿元,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38.0%。

(六)先行指标增势较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1.铁路客货运力增势强劲。2021年,铁路客货运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16.6%;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0.2%,两年平均增长2.5%。

2.全社会用电量高位增长。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406.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12.3%。其中,工业用电量332.53亿千瓦时,增长15.7%,两年平均增长12.3%。

3.企业效益跃然升华。1-11月,全市直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80.6亿元,同比增长70.4%,两年平均增长30.0%;利润总额1856.5亿元,增长163.0%,两年平均增长65.9%;亏损企业户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8户。1-11月,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50.44亿元,同比增长36.5%,两年平均增长19.0%。

4.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73元,比上年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51元,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2元,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9.5%。

5.金融市场运行稳健。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44.52亿元,同比增长19.6%,两年平均增长15.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84.59亿元,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10.3%。

二、仍需关注的问题

(一)制造业中下游产业运营压力较大。煤炭及上游大宗产品等价格上涨对中下游制造和加工类企业的冲击持续,1-11月全市424户规上制造业企业中超五分之一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的生存和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二)投资巩固提升仍需加大力度。一是三次产业投资仍然全为负增长。二是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三大重点领域分别下拉全市固投3.6、4.4、4.7个百分点。三是施工项目个数大幅减少,2021全市施工项目有2893个,比上年减少370个。四是新进项目拉动投资减弱,2021全市新进项目1863个,比上年减少421个,其投资额减少量下拉固定资产投资11.1个百分点,是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贸易服务业恢复有待进一步加快。一方面,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5.8%,与2019年持平,低于2018年5.9个百分点,服务业总体上仍在恢复中。另一方面,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0.6%,分别低于2019年、2018年7.4、9.5个百分点,市场消费总体较为缓慢。其中,占限上社零比重最大的汽车类销售月度增速从3月起连续负增长,12月当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9.0%,下拉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个百分点。

三、2022年展望与发展建议

2021年受疫情、旱情、“双碳”“双控”“两高”政策约束趋紧及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叠加影响,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但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虽处于常态化,但仍在演变的全球疫情、时有发生的国内零星散发病例、更趋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以及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势必将给我市经济平稳运行增添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但从利好形势看,当前全球对资源能源的刚性需求仍然坚挺,这种需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应当还将延续,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我市来讲,这是非常利好的因素,我市的煤及其他能化产品仍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在不出现大的市场波动情况下,能源产品及其下游制品价格也应当会保持在高位。同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变,煤化工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大有前途,榆林资源型城市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地位更加凸显,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十分可期。另外,2021年我们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为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研判,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好、潜力大、韧性足,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继续保持我市经济稳步增长势头。2022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榆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准确识变应变求变,统筹把握大势,扎实推进“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全力以赴调结构、推转型、促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着力稳住工业大盘的前提下,保持农业生产平稳,激发消费市场活力,重点要加压紧盯、真抓实干、下茬推进服务业快速恢复常态,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助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遵照指示,统筹“双碳”与稳增长工作落地落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榆林考察时指出,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今年的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榆林经济发展和能耗双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谨遵总书记的指示,主动担当、迎难而上,统筹“双碳”和稳增长工作落地落实,在着力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重点加大工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积极布局新产业,深度拓展能化产业发展空间,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

(二)补齐短板,深入推进服务业转型发展进程,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我们要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服务业发展作为工作着力点,大力发展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业转型,持续补齐发展短板,同时,要加快一二三产向服务业转型发展,努力实现服务业提质增效。一要强化项目支撑,充实服务业项目储备库,进一步加大项目协调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成熟一批、启动一批、建设一批、达产一批要狠抓招商引资,立足榆林服务业实际,通过以商招商多种方式,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三要着力抓好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传媒、新型教育和体育产业、新兴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加大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力度,真正实现服务业的“服务”职能,同时全力做好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四要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促进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金融业发展迅速,在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与建筑业相当,但产业关联度较低,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应重点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增强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强化对重点企业的统计指导,积极引导入规入统和统计数据报送,严肃查处服务业领域存在的瞒报漏报问题,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可靠

(三)紧盯目标,加大创新转型投资力度,持续增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后劲

根据“双碳”“两高”“双控”等政策要求,积极主动谋求转型发展,紧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把准投资方向,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增动能、强后劲。一是继续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各主管部门要做好已签约项目盘点,立足实际,扎实做好各类招商引资工作,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特别是绿色低碳型产业项目的谋划和储备,顺应当前市场需求,重点围绕煤炭、化工和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同时要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推进煤电项目优化升级,持续优化完善电网建设,促进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认真梳理所有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开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每个项目按计划如期开工,为统计入统工作奠定好的基础;对已开工项目,要督促业主按规定的时间节点上报规范有效的入库材料,及时入库纳统,形成投资有效工程实物量。三是抓机遇补短板增后劲。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加强以5G、智慧城市建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加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投资力度,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四)激发活力,采取强硬措施深挖消费潜力,力促市场消费增长平稳向好

一是出台有针对性的刺激消费政策,并充分发挥汽车类、石油类、餐饮类、药品类等行业协会引领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加大促销力度,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快速增长。二是持续强化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引领作用,全力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增强新型消费带动力,对冲消费活力不足的问题;并及时将达标企业入库入统。三是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消费升级方向,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提高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努力创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让居民更加“愿消费”、“能消费”。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招引更多的国内外大型知名商业综合体、企业来榆投资,不断促进消费市场提质增效,对冲消费水平不高、消费外溢的问题五是部门联动采取切实有效工作举措,着力解决市场消费领域存在的严重瞒报漏报及入库难问题。

(五)鼓励激励,充分发挥统计专班作用,抓“查漏补缺”增经济发展动能

一是继续召开“五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行新闻发布会,公开表彰,兑现奖励,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九个行业工作专班和统计联席会议制度的职能职责作用,既抓行业生产又抓行业入统,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协同配合的大统计工作局面发挥出更大功效重点要抓好 “五上企业”申报入库、纳统和“查漏补缺”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增添动能。

 

               

榆林市统计局综合科

撰稿:白新富

2022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