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统计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1-01-06 10:05:00 信息来源:榆林市统计局 字号:【

一、2020年亮点工作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强化统计监测研判为抓手,全面提升统计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全市复工复产、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加快实现“三大目标”,建设现代化资源型领航城市提供坚强的统计保障。

(一)党建先行,稳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年来,局党组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四大建设”,全面提升局系统党的建设质量。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局党组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印发《贯彻<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工作方案》。召开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制定《2020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2020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办法》,推行机关党建“责任清单+履职记实”制度。二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思想建设得到新提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举办局系统专题学习班。邀请市直工委苏国强书记作专题讲座。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强基固本,深入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组织建设有了新发展。发展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2名。深化“三类五星、评星定级”活动。党组书记参加聚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丰富多彩。四是紧紧扭住“四风”问题,作风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党章党规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利剑高悬 警钟长鸣》等。扎实开展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高质量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有序开展“四个查一查”“四个专项工作”工作。

(二)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

一是抓学习,促统计法治思维有效增强。建立《榆林市统计局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举办局系统《意见》《办法》《规定》和《民法典》专题讲座。二是抓宣传,促统计环境持续整体优化。充分结合“9.20”中国统计开放日、“12.4”国家宪法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在世纪广场、万达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三是抓管理,促统计基层基础全面夯实。修订完善《榆林市统计局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制度》《榆林市统计局统计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等20多项制度。四是抓防范,促统计违法行为明显减少。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全年共检查单位155家,发现有统计违法行为的51家,立案51件,结案40件,罚款41.1万元。五是抓核查,促源头数据质量全面提高。我局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共抽查工业、贸易、服务业和投资项目4大类561户,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三)善谋善为,多层次提供统计监测服务

一是在监测分析中显示“统计精度”。面对疫情冲击,我局关口前移,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前瞻性、预见性、综合性作用。创新将GDP、工业、固投、社零等主要指标以“送阅件”或专人专报的形式报送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做到“月度有解读、季度有分析、关键时期有专题报告”。二是在建言献策中展示“统计智慧”。聚焦疫情冲击对全市经济的影响,第一时间汇集“领导需要了解的数据”和“需要领导了解的数据”。多次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受到市级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局主要领导赴神木、子洲等7个县市区授课,指导统计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等5个部门和神木市政府邀请业务骨干讲解统计知识、统计法规和入统指南。三是在咨询服务中彰显“统计特色”。按时发布《2019年统计公报》;编印了《2019年榆林统计年鉴》《领导袖珍统计手册》;改版《榆林统计》《榆林工业》《榆林服务业》等。创新编印了《榆林市统计知识手册》《榆林市一套表调查单位信息手册》《2017年-2020年统计月报汇编(两会特刊)》等专辑资料,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年来,共撰写各类信息、分析、调研报告840多篇,其中,要闻227篇,统计信息212篇,统计分析229篇。撰写的《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被陕西日报全文刊载,《榆林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等大量信息被省级网、国家网,《中国国情国力》《榆林日报》等媒体采用。“榆林统计”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104期、153篇信息,固定粉丝2000多人,累计阅读25万人次。创新开通榆林统计“两会”专项服务平台(扫二维码可直观看到近年榆林经济数据)。

(四)精心组织,高标准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们以“五个聚焦”为抓手,不断强化组织保障,持续夯实工作责任,高标准推进全市人普工作。一是聚焦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统计、公安、财政等2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级工作领导小组。县、乡两级共组建208个普查机构。二是聚焦业务准备,夯实工作基础。积极与公安、民政、教育、住建等重点成员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对接共享户籍信息、在校学生等行政记录资料,夯实工作基础。三是聚焦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市县两级电视台、广播电视台进行大范围宣传。联合市教育局开展“我是小小普查员”主题班会。结合党员双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和人普宣传活动。租用宣传车在主城区巡回宣传。利用“中国统计开放日”等关键节点进行集中大规模宣传。构建了横纵交错的立体宣传空间,做到主要街道路口、单位、小区、商户宣传全覆盖,着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彰显“人普”宣传榆林特色。四是聚焦普查试点,积累实战经验。试点工作中,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宣传短信;利用签名墙,提高普查对象参与感;利用警务通,核实普查对象信息等,摸清摸透普查的难点、重点,预先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正式普查打前站、探路子,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试点榆林经验。五是聚焦质量关口,完成入户摸底。正式入户登记开始后,领导带队每日轮流巡回指导,实行“一日一安排、一日一梳理、一日一解答、一日一总结”工作机制,做到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解决问题不过夜。在全市1.9万多名普查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完成。

(五)坚持不懈,持续推进“破难查漏”专项行动

5月,我们以税务、市场监管部门的2019年企业的纳税情况为依据,经市、县两级共同努力,认真比对、实地核查、座谈讨论,对全市疑似“五上”企业进行甄别和筛选。初步预计,全年共申报“五上”企业473家,通过审批435家,审核通过率为92.0%,新增“五上”企业数量是2018年的1.7倍,构筑了榆林经济稳增长的“蓄水池”。一年来,在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下,“破难查漏”成果助推榆林经济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正增长,预计全年有望完成主要省考指标。

(六)优化程序,按时发布“五上”企业排行榜

面对疫情反复,经局党组会多次研究,决定优化排行榜发布程序,减少参与人员。5月,根据企业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筛选出初步入围企业和候补企业名单。11月,与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19个单位对入围企业、候补企业的运营情况、违纪违规行为、征信记录、欠税逃税、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事故等情况进行联合审定。12月,联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8个部门在市传媒中心举办了榆林市2019年度七类350户“五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行榜新闻发布会。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关注,提高了企业入统的积极性,为激励企业完成“个转企”、“小升规”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七)聚焦职责,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一是强化短板梳理,做到工作底子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的35项指标一一梳理,预计可完成19项,有望完成9项,完成有困难的7项。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做到工作目标清。6月,组织市级25个部门召开业务培训会,通报近年小康监测完成情况,培训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三是强化数据收集,做到工作任务清。9月,收集了2019年度小康统计监测指标的69项基础数据。10月,向市级部门和县市区统计局收集了2020年预计达标的28项指标。

(八)迎难而上,全力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一是全力推进劳资统计制度改革。积极采取“三重三抓”措施推进劳资制度改革。重“台账”,抓“规范”。督促、指导报表单位建立劳资统计台账,切实做到“数出有据”。重“审核”,抓“质量”。细化数据审核流程,强化数据审核力度。重“沟通”,抓“进度”。利用微信、QQ、电话等方式做到“即报即审”“即问即答”,确保数据客观真实反映我市劳动工资水平。二是扎实做好统一核算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榆林市季度县市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方案》,及时修订了2019年全市核算年报、GDP历史数据。

一年来,局党组坚持把“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作为工作目标,全市统计服务更“实”、更“精”、更“细”、更“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公众和广大调查对象全力配合的结果,是全市统计系统广大干部奋力拼搏的结果。今后,我们将努力扬长避短,弥补不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当好经济发展的“记录员”,社会公众的“信息员”,行业企业的“服务员”,党委政府的“参谋员”,为全市经济稳增长,加快实现“三大目标”,落实“两个更大”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资源型领航城市做出统计人应有的贡献!

二、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在六个方面实现统计工作新“突破”。  

(一)在深化统计改革创新上求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精神和中央、省委领导关于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工作为抓手,不断强化改革意识,树牢法治观念,推动创新思维,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资源型领航城市提供坚强的统计保障。

    (二)在提高统计分析质量上求突破

强化机关学习,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纳入考核机制。通过互学、互评等方式切实提升统计干部综合素养,提高撰写各类信息、分析、调研报告的水平,实现统计产品量质双提升,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较强的统计铁军,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数据支撑。

    (三)在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上求突破

围绕“三大目标”和“两个更大”要求,不断丰富统计产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时效,加强统计监测和预警。抓住榆林发展现状和能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健全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形成“事前预警、事中关注、事后跟踪”的监测机制,提高统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切实开展相应的统计监测工作。   

(四)在统计信息宣传工作上求突破

通过主流媒体、网络、报刊杂志及各种活动,积极宣传统计工作和统计法律法规,展示统计成果,推介统计文化,弘扬统计职业道德,传播统计声音,营造良好的统计工作环境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为统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在狠抓工作任务落实上求突破

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强化层级管理,夯实岗位职责,用好“三项机制”。进一步发挥好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和九个工作专班作用,持续做好“破难查漏”和“五上企业”排行榜、小康监测、统计执法检查、数据质量核查等重点工作,将责任进一步夯紧夯实,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严肃惩处,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六)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上求突破

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规范统计管理,全面夯实统计基层基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加快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明确领导干部职责分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对基层统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统计工作层层有管理机构、有管理制度、有统计人员。

榆林市统计局

2021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