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统计局官网!  今天是

 |  无障碍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公告资讯  >  统计分析
奋楫扬帆逐浪高质量 力著华章砥砺新征程
文章来源:     浏览量: 4475   发表时间: 2021-04-01 10:21:21.0
打印本文

—“十三五”时期榆林市工业交出优秀答卷

“十三五”时期,榆林市工业经济面对困境和挑战,在风险与浪涛中奋楫扬帆、砥砺前行,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书写了独属于榆林的华美篇章。五年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面对能源产品产量逐渐趋于“天花板”、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诸多发展难题,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握发展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弱项补短板,以“三大行动”应对下行压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提质发展、行稳致远。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支柱行业筑牢发展基石

1.工业生产平稳

  “十三五”时期,榆林工业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传统优势产业面临发展瓶颈,主要能化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需求不足、价格波动较大,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水、生存困难。面对严峻的考验,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质量,抢抓发展机遇,扩大优势产业影响力,推动能源产品向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努力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在平稳增长的同时,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十三五”收官之年,在疫情阴霾重重和世界经济低迷复杂背景下,榆林工业经受住了疫情和发展的双重考验,依托能源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始终保持稳步增长,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由2015年末的707户,增加到2020年末的992户,位居全省第二。年产值十亿元以上的企业由2015年末的41户增加到81户。年产值五十亿元以上的企业由2015年末的10户增加到17户。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12.98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 “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率6.4%。  

1 “十三五”时期榆林市规上工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2 “十三五”时期榆林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单位:%

 

2.支柱行业筑牢发展基石

榆林矿产资源富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1998年,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复确定榆林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十三五”时期,随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对煤炭的需求潜力逐渐被挖掘,加上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榆林提出“加快全省发展作更大贡献、为陕西追赶超越作更大支撑的‘“两个更大’”要求等多重发展机遇,榆林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以煤、油、气、化工、电为支柱的产业群2020年,规上工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这五大支柱行业分别实现总产值2258.84亿元、459.14亿元、579.69亿元、442.75亿元、489.62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7倍、1.0倍、1.6倍、1.4倍、1.6倍,五大支柱行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8%,较2015年扩大1.4个百分点。

1 “十三五”时期规上工业五大支柱行业产值表

                                                                                                              单位:亿元

image.png

“十三五”时期,全市统筹推进能源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稳油增气的资源基础,贯彻落实兰炭行业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煤电联营和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铝镁合金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纺织等接续产业,力促榆林优质能化产能不断释放,进一步提升了能化工业的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榆林工业的压舱石、助推器。2020年,全市五大支柱行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98.5%,较2015年提升10.7个百分点。

3. 重点工业产品生产稳定

五年间,榆林根据省政府出台的煤炭矿业权清理整顿意见,开展煤炭矿业权清理整顿、启动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获批5个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330千伏电压等级纳入改革试点,确保多数重点工业产品生产基本稳定,保持平稳增长。原煤、焦炭、发电量等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实现新突破,聚乙烯、聚丙烯、电石等化工产品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电解铝、镁等其他载能产品亦能相对平稳增长。

2 “十三五”时期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image.png

“十三五”时期,在保证原有重点产品平稳生产的同时,榆林聚力打造“煤头化尾”的全新产业链,“12363”煤化工终端化高端化战略部署落地,不断丰富工业产品种类,新增产品煤焦油、煤制石脑油、煤制石蜡等多种煤化工产品,生产形势良好。

4. 减税降费助力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确保所有行业税赋只减不增。“十三五”后期,我市工业企业受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陆续落地影响,经营效益不断改善。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88.8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实现利润总额761.0亿元,是2015年的4.0倍。  

3 “十三五”时期规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单位:亿元

“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企业得益于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亏损面不断缩小。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1.2%,2015年的2.1规上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23.3%,较2015年收窄12.5个百分点。

5. 榆林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向成熟期过渡

上世纪,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化率、城市化水平等标准 (见表3)。

3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

image.png

 注:A代表第一产业,I代表第二产业,S代表第三产业。PPP表示购买力平价。资料来源:冯飞、王晓明、王金照:《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 GDP超过11170万美元 (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60%以上;城市化水平为60%-75%。

但由于钱纳里经典理论是基于上世纪的时代背景得出的经验性结论,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浪潮袭来,国际化产业分工转变为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品牌及管理组织的环节,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基础加工和组装。因此在全球化的当下,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必须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发生改变,从依靠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及资本投入,转变为靠技术进步、学习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基于人均GDP指标衡量,榆林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2020年,榆林的人均GDP达到11.96万元,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7334美元,通过转换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已经处于钱纳里模型中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从三次产业结构判断,榆林工业处于工业化后期起步阶段。按照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20年榆林第一产业占比为6.7%,比重小于10%;第二产业占比为62.5%,比重高于第三产业的30.8%,相差31.7%。从产业结构出发,再考虑到榆林的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仅为0.04%,可以得出榆林工业处于工业化后期起步阶段。

从工业化率判断,分析“十三五”时期榆林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数据,榆林工业化率保持在工业化中期末至后期初的过渡阶段(见表4)

4 “十三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单位:%

image.png

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9年榆林城镇化率为59.5%,较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已相当接近工业化后期的60%。从这一指标看”十三五”时期榆林工业化程度已由中期无限接近于后期。

通过以上四方面分析可知:榆林人均GDP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化率保持在工业化中期末至后期初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达到成熟期水平;县域城市化率偏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综合来看,“十三五”时期榆林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成熟期过渡阶段。

6. 榆林工业为陕西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十三五”时期,榆林紧紧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更大”,持续推动经济发展。2020年陕西省实现GDP总量26181.86亿元,全省各市区中,榆林以4089.66亿元位居第二,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为15.6%,较2015年的14.4%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比重为7.4%。毫无疑问,榆林作为陕西第二经济强市,已经成为影响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榆林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接近60%,为我市在全省经济中地位的不断前移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在2020年,全国全省经济均受到疫情冲击,榆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为陕西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4 2020年陕西省各市生产总值对比图

                                                                                                   单位:亿元

 

5 2020年陕西省各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

 

5 “十三五”时期陕西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image.png

二、破解发展难题,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1.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全市加快推进能源化工基地高端化建设,确立“12363煤化工产业高端发展新战略,围绕科技创新全面布局产业项目,力求实现从原料向材料转化、从大宗化学品向终端应用品拓展、从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迈进,加快推进重大转化项目精细化工项目落地建设,加速构筑煤头化尾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资源型创新型蜕变榆林煤炭开发由自动化采掘向智能化迈进,煤矿回采率提升到90%,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绿色矿山达到80%以上,油气全部实现绿色化开采。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首套45万吨煤油共炼示范项目分别在陕西未来能源化工公司和延长集团建成,一大批国内外领先的大型能源深度转化项目陆续投产,榆林掌握了煤间接液化、煤油共炼、煤焦油加氢等3种典型煤制油工艺,并逐渐形成了原煤兰炭煤焦油高端油品、原煤甲醇烯烃(芳烃)合成材料、原煤煤液化精细化学品等循环产业链。榆林真正形成了从开采到转化的完整产业链,标志着我市煤化工行业将强势崛起,对陕西乃至全国煤油气资源深度转化和高效利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2.非能化工业潜能逐步释放

1982年中国最大煤田——神府煤田被发现开始,油气也相继开发,榆林逐渐步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大市。榆林的能源行业历经黄金十年发展迅猛,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形成鲜明对比,2015年全市能源工业占比88.6%,依托能源产业发展起来的化工行业占比5.2%,其他非能源、非化工行业占比仅为6.2%。”十三五”时期,榆林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模式,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依托煤、油、气、电、金属镁等资源,逐步释放非能化产业发展潜能。2020年,榆林市非能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82.94亿元,是2015年的1.33倍,五年间平均增速5.9%。

6 “十三五”时期榆林市非能化工业产值对比图

                                                                                                单位:亿元

3.全面打造新型产业体系

“十二五”末,榆林已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十三五”时期, 榆林继续发挥核心优势,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构建高端化、多元化、集群化现代产业体系,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培育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铝镁合金产业新高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增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多晶硅项目已顺利投产,填补了我市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空白;延长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项目填平补齐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这一项目建成以后榆林将拥有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煤油共炼工业化技术,对陕西乃至全国煤油气资源深度转化、高效利用发挥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形成煤—电—兰炭—硅铁—金属镁—铝镁合金上下游产业配套齐全、具有榆林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榆林特色的甲醇燃料技术装备产业研发集群——甲醇燃料技术装备创新中心正式落地,榆林拥有了首个“中国制造2025创新中心;发展氢能产业,利用榆林兰炭尾气制氢的低成本优势,在神府靖定等地谋划建设氢能小镇;依托榆林“风光”资源优势,发展风机、光伏组件等首尾相接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利用医用化学溶剂的产能优势,在绥德、子洲等县引进子洲县天赐中药材责任有限公司、陕西省天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先进生物医药企业,发展黄芪、甘草、沙棘等中药材深加工产业。提升羊毛防寒服的附加值和知名度,全面振兴榆林羊毛防寒服产业。

4. 县区工业全面发展

因资源环境的不同,榆林市北六县与南六县工业经济迥然不同:榆阳、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等北部县区以能源、化工行业等重工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对工业稳增长贡献极大;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等南部县则以杂粮、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制造等轻工业为主,丰富了全市的工业产品种类。“十三五”时期,我市在大力发展高精度煤炭洗选加工、扶持兰炭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铝镁合金产业、打造榆林千亿级铝镁合金和高端制品生产基地的同时,加快布局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提升消费品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整体提升轻工业效益,激活南六县轻工业发展活力,十二县区工业得到全面发展。

6 “十三五”时期榆林市各县市区规上工业产值及变化表

                                                                                     单位:亿元、%

image.png

2020年,神木实现GDP1294.0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位,榆阳区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跃居全市第二,府谷、靖边分列全市第三、第四。2019年全国百强县市排行中,神木居于全国第54位,2019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排行中,神木位于46位,这其中工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陕西“十四五”规划中,榆林将同西安一起被纳入“双核”战略,随着之前规划的“米”字型高铁陆续建成,榆林将更加紧密的与西安联系起来,在进一步交流技术、人才等创新发展,榆林的县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良好局面。从上表可以得出,全市各县市区中有11个县市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于2015年,其中佳县、横山、神木产值增幅最大,2020年产值分别是2015年的2.98倍、1.76倍、1.71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4.4%、11.9%、11.4%。

5.上市公司“破零”,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向西开放和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榆林出台多项政策帮扶小微企业,支持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鼓励以品牌为纽带,整合重组小微企业,助推能源优势加快释放,能源化工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形成企业带动行业、行业促产业协同发展格局。2020年10月21日,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填补了榆林在上市企业方面的空白,榆林上市公司实现“破零”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亿元企业459户,比2015年净增124户;全省产值前150位企业中榆林企业占据34个席位,其中,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位列第8,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处于第21位,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居于第26位。

三、启航新征程,探索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榆林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影响力明显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工业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质的稳步提升。在疫情肆虐神州大地、社会经济受到强力冲击的2020年,榆林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能源工业的城市,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催人奋进的“成绩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支撑榆林工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将长期存在,我市工业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局面。从国际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看,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明显提高

“十四五”时期,榆林工业将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雄厚的资源储备与已初具规模的能源化工产业链,为我市高起点切入现代化产业链条带来历史机遇;二是西安、榆林“双核”战略将纳入陕西“十四五”规划,榆林发展的战略低位进一步凸显,西安作为陕西省重要科研创新力量,可以与榆林进行科技人才、创新技术以及制造设备等重要交流,将为榆林工业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全市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和社会基础不断完善,电力、信息基础、运输状况不断好转,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不断加强。这些,都将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十四五”新征程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气象。我们应主动迎接新挑战,主动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产品高端化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要求,我们应持续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和工业稳增长各项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兰炭、小火电、金属镁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非能源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情施策,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合理把握政策力度,长短兼顾谋划下一步发展,保持政策连续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持续推动榆林工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

2.以创新推动发展,持续推进产业链项目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我们应立足产业规模优势,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研发煤制芳烃、大规模煤气化、油煤共炼等技术,走出产品停留在中低端的现状,推动产业链多元化,加快实施产业链项目推进机制,围绕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强产业链招商,重点推进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核心技术等投资项目,加快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打造制造业支柱产业集群。

3. 加强人才培养,激活发展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这一切均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我们应在重视现有人才,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平台和环境,减少人才外流的同时,抓住中科院和国科大等一批优秀院所在榆林建设创新基地的机会,引进煤化工专家和高端技术带头人,培养一批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高精尖的人才团队为基础,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潜力,带动榆林工业实现新发展。

“十三五”的五年,榆林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三大目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快建设迈向现代化的资源型领航城市,榆林工业以担当作为托举中国梦,以脚踏实地迈向高质量发展,以不懈奋斗谱写新时代华章。

“十四五”的五年,榆林工业将站在新起点迎来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各项宏观政策,进一步把握经济形势和发展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用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昂扬的工作斗志、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工业投资科  

撰稿:叶轩源   

 202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