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统计局官网!  今天是

 |  无障碍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公告资讯  >  统计分析
砥砺奋进、开拓进取 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文章来源:     浏览量: 4318   发表时间: 2021-03-19 08:43:10.0
打印本文

——“十三五”时期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榆林经济体制格局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央、委和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团结一致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现“三大目标”和发挥“两个更大”作用,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过五年持续奋斗“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经济发展昂首阔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一)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跻身西部城市前列

“十三五”的这五年榆林发展并不是一路坦途,而是困难和风险挑战并存,2019年神木1.12矿难造成全市煤矿大面积停产,给资源型城市的榆林经济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2020年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然而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不仅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还不断取得了新的更大的胜利,五年来榆林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充分彰显出榆林经济强大的韧性。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两千亿方阵跨入2020的四千亿方阵。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89.66亿元,比上年增长4.5%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省第二,持续为全省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全省的地位更加突显,总量占全省比重从2015年的13.8%提升至2020年的15.6%,提高了1.8个百分点;总量位居西部城市,仅次于成都、西安、昆明南宁和贵阳,呼包鄂榆城市群第一。“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6.9%,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2、0.5个百分点

(二)地方财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基础愈加稳固

伴随着榆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地方财政实力同步显著增强,榆林经济发展的根基更加稳固,并为“十四五”及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86.42亿元,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6.8%。地方财政收入406.22亿元,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6.6%,其中,各项税收337.35亿元,是201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2%。完成财政支出707.32亿元,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8.7%。

(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稳定支持服务经济大局

五年来,榆林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在服务全市经济大局上作出了稳定贡献。202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73.59亿元,占GDP比重40.9%,2015基本相近

二、工业经济支撑有力,各行各业协同发展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二产主导地位依然稳固

202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72.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64亿元,增长5.6%年均增长6.4%。三产业增加值1261.55亿元,增长2.6%,年均增长8.5%,较“十二五”时期提升0.6个百分点。2020年三次产业占比结构为6.7:62.5:30.8一产占比较2015年下降1.2个百分点,二产占比较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没有变化,三次产业发展总体呈现“以二产为主导,一、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二)农业发展“丰”景秀丽

农业强则基础稳。五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及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实施,农业科技的深入推广,农业生产不断向着现代化迈进,农业生产方式更加多样、便利、高效,农业基础愈加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更加丰富充裕。特别是近几年,榆林高度重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把农业作为强市之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生产规模化、技术集约化、产品生态化”的农业发展路径,持续优化种植结构,良种良法普遍适用,“4+X”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正着力打造苹果、蔬菜、羊子、马铃薯“四个百亿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以小杂粮、红枣、核桃、山地苹果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曾经的不毛之地生出了“金蛋蛋”、“钱串串”,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向着“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不断迈进。目前,榆林是全国五大马铃薯优生区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三)、全国重要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之一、世界最大的红花荞麦集中产区、陕西省优质蔬菜和油料生产基地、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全国山羊绒生产第一大市。农产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横山羊肉、子洲黄芪、米脂小米、佳县红枣等一批以“榆林”冠名的品牌化农产品不断涌现,通过多种宣传和营销,上京入沪、远销苏杭、粤港澳,甚至漂洋过海“下西洋”,“榆”字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全力打造“榆林尚农”区域公用品牌,“1+1+N”品牌营销体系基本建成,2019年“榆林尚农”区域公用品牌入围全国百强候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居全省地市之首。

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4.53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8.0%。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83.6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3.6%。

粮食播种面积持续扩大。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719.33千公顷,较2015增加251.71千公顷。粮食实现连年丰收。2020年粮食产量253.80万吨,较2015增加47.2万吨,年均增长4.2%,粮食产量稳居全省前列蔬菜产量122.54万吨,较2015增加30.62万吨,年均增长5.9%;水果产量208.18万吨,较2015增加83.55万吨,年均增长8.1%。

(三)工业经济支撑有力

工业兴则经济兴。近年来榆林工业始终是全市经济的中流砥柱,五年来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牢牢抓住国家各类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主动肩负起支撑陕西追赶超越、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责任和使命,趟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创新引领、主动转型的新路子,坚定不移推动“12363”煤化工终端化高端化战略,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撑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新格局正在加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聚力打造“煤头化尾”的全新产业链,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在总量、速度、质量等方面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发展活力显著提升,转型发展动能进一步激发,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有力支撑着榆林经济阔步向前,并不断推动榆林向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迈进。目前,榆林已经成为全国14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9大火力发电基地之一、4大煤化工发展示范基地之一,成为全国“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既是榆林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陕西工业的重要一极。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12.98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8.6%。其中,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04.47亿元、4608.50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4倍、1.5倍,年均增长分别为6.8%、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连续14年稳居全省首位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GDP的比重59.3%,占比较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6.3%。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27.4%,占比较2015年的20.3%提高了7.1个百分点。

能源工业是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2020年规上能源工业、非能源工业分别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80.4%、19.6%,能源工业比重较2015年能源工业比重提高了2.3个百分点。2020年规上能源工业、非能源工业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9.6%、10.4%,能源工业比重较2015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多。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992户,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西安,2015年增加304户;占全省13.8%,较2015提高0.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20年原煤产量51708.88万吨,2015增长15605.38万吨总量占全省的76.1%,年均增长7.5%;金属镁产量56.11万吨,2015增长18.47万吨,年均增长8.3%;天然气产量210.19亿立方米,较2015增长59.06亿立方米,年均增长6.8%发电量1230.31亿度,2015增长600.97亿度,年均增长14.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华秦氢能产业园、海则空天小镇、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神木新石器无人车等一批标志性非能产业项目落地推进一批氢能全产业链项目正在着力引进未来致力于将榆林打造西部氢谷榆林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0%。

(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

建筑业、房地产业在经历了2013-2015年的“寒冬”后,伴随着榆林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建筑市场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房地产业节节攀升,各类建设项目的持续,建筑行业的发展活力不断被激发,发展成效显著。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396.35亿元,是201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9.79亿元,年均增长10.2%;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37户,2015增加346户

(五)服务行业欣欣向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努力推动传统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贡献逐步加大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传统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97.47亿元、235.01亿元24.68亿元,三者分别占第三产业比重为23.6%、18.6%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较2015提高1.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下降5.0、2.1个百分点;三者五年年均增长分别为9.1%、4.3%、0.3%。2020年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38.69亿元、104.92亿元,分别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1.0%、8.3%金融业占比较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二者年均增长分别为6.7%、8.6%

三、内需活力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强劲有力   

(一)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抢抓中央和我省各类政策机遇,积极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全面实施投资带动经济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五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七千亿大关,达7751.68亿元,较“十二五”高出944.23亿元;投资连续五年保持较高增速,年均增长10.5%。2020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6.453.839.8,较20152.6:62.8:34.6的投资结构,一、三产投资占比分别提高3.8、5.2个百分点,二产下降9.0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其中,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15年的62.5%降至2020年的53.8%下降8.7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日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快速提高和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消费品极大丰富,琳琅满目,以网络消费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和新消费模式推动消费市场更加开放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不断健全,商贸流通领域兴旺发达,城乡消费差距不断缩小,消费市场不断走向繁荣,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30亿元,比上年下降5.9%,但增速仍居全省第二,总量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6.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7.08亿元,下降5.9%,总量是2015年的1.2倍,年均增长3.1%。其中,商品零售增长好于餐饮收入,2020年限上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分别为215.05亿元、12.03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2倍和1.1倍,年均增长分别为3.3%和1.2%。城乡消费差距大幅缩小,2020年限上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174.79亿元、52.29亿元,城乡消费比由2015年的15.22降至2020年的3.34,城乡消费差距缩小了11.88;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年均下降0.9%,农村年均增长分别34.3%。

(三)对外贸易大幅提升,开放经济加速发展

榆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方位扩大开放,正逐步打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渠道,开放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额大幅提升。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6.6%总量是2015年的5.3倍,年均增长39.6%。其中,出口8.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总量是2015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5%;进口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5%总量是2015年的19.4倍,年均增长81.0%。

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扩大就业岗位,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逐步实现,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保持同步,人民群众获得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59元,比2015年增加6854元,年均增长6.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82元,比2015年增加7917元,年均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19元,比2015增加4517元,年均增长7.9%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5年的2.83下降为2.49,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34

(二)交通事业日新月异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局、立足长远,大力推进“交通强市”战略,着重以解决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和保障基本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全力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建设成效显著,大大提高了客货运力,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基本民生得到很好保障。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目前,以包茂、青银、沧榆、榆蓝、榆佳、神佳、吴定高速公路和榆林绕城快速干道为主骨架,以210国道、307国道、204省道、301省道等国省干线公路和店红一级公路、神盘一级公路、大石一级公路等为次骨架,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全市农村公路实现了建制村村村通沥青(水泥)路;乡镇班车通达率100%,建制村班车通达率100%,群众出行更加畅通便捷,服务民生保障作用不断增强,一条条平整的大道连接起了千家万户,并可以通达四海,榆林人踏上了幸福路。2020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34475公里,较2015年增加37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1157公里,较2015年增加152公里;农村公路32062公里,较2015年增加3736.68公里。2020年公路客运量1232.0万人次货运量26928.0万吨,是2015年的1.6倍。

铁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太中银、包西、浩吉、神朔、靖神铁路为主动脉,已建成“三横四纵”干线铁路网;多条支线铁路段正在抓紧建设中,备受瞩目的延榆高铁全面开工在即,未来榆林将形成“六横四纵”的干线铁路网,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作用将进一步突显。2020年铁路客运量362.76万人次;货运量24832.80万吨,是2015年的1.3倍。

城市空中交通呈现新格局。2020年榆林榆阳机杨升级建成4D机场,客流量位居全省第二、西北支线机场第一。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162.1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860.70吨,是2015年的3.8倍;运输起降18320架次,较2015年增加2161架次

(三)教育事业成就斐然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一系列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在教育投入上全力保障、不设底线,引进北师大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7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13.5万个,城区学位不足、大班额等问题得以有效缓解,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在学前教育上推行“分级认定、限价收费、差异奖补”政策,公民办幼儿园收费日趋合理,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由“十三五”初的72.3%提升到92%,“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矛盾有效缓解。

在义务教育上执行“划片就近、对口直升、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政策,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有效遏制。

在教育改革上全面深化,先后出台了校长职级制改革、学前教育奖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榆林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激发基础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

在发展职业教育上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步推进”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加强政府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2016年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加大统筹力度,把榆林农校、林校、财校、卫校4所市属中专学校整体并入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切实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的矛盾。全市每年7000余名中高职毕业生、2万多名技能培训人员,成为榆林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等各行各业技能人才骨干和主力军,为提速榆林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

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和边缘户家庭子女资助政策全覆盖,全市未出现一名因贫辍学学生,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8%。

目前,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榆林义务教育质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中职教育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学有优教”的目标加快实现,全市教育呈现出朝气蓬勃的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显著增强。202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16所。其中,高等学校4所,较2015年增加2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较2015年增加1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59799人,较2015年增加133661人。其中,高等学校、职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较2015年增加9843人、12431人、26540人、99352人,普通高中较2015年减少10124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2880人,较2015增加5159人。2020年学前、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8.5%、100%和99.99%,分别较2015年提高了0.5、0.17、0.15个百分点。

(四)医卫事业成就瞩目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市始终坚持共享发展,打造健康榆林,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健康路上不落一人。五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壮大,我市基本消除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医疗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一个个医疗难题被攻克,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2020年全市共有医院108家,较2015年增加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2015年的7家增加至2020年的14家;目前,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有222家、2720个。病床床位数由2015年的18301张增加至2020年的21912张,其中医院病床17612张,卫生院病床3582张,分别较2015年增加3153张、57张。2020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916人,较2015年增加7725人。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综合医院4个,二级综合医院15个。

大力实施健康扶贫,确保了在健康路上贫困人口不掉队,2020年12个县市区全部建成1所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全市222个乡镇卫生院、2066个村卫生室均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贫困群众健康状况和贫困地区健康环境逐步改善,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100%全覆盖。

通过创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多年以来的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彻底被破除;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与国内知名医院合作建立12个专科联盟、组建48个医联体,全力提升医疗欠发达地区学科技术水平。在各种举措的综合作用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逐步构建起了强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地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五)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持续加大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为全市大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化服务设施的代表榆林大剧院已建成投运,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和东沙文体馆等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全面填补榆林没有大型文化服务设施的空白,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文化类精品层出不穷,榆林的文艺创作者们呕心沥血创作出了大量文化类精品,不断涌现出获奖佳作《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余子俊》《米脂婆姨绥德汉》《大漠红柳》、大型现代眉户剧《陕北人》、大型原创晋剧《母殇》等等。各类本土曲艺表演十分红火,如榆林小曲、横山说书、清涧道情、信天游、府谷二人台等在各县市区的小剧场、书场好戏不断、好评如潮,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加强,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神木石峁遗址入选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使榆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日益凸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2020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影剧院41个 (剧院10个、电影院31),较2015年增加28个。文化艺术馆13个,文化站201个;博物馆、纪念馆29个,较2015年增加9个。全市广播、电视转播台20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26%、99.35%,较2015年分别提升2.79、2.94个百分点。

(六)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审时度势、科学研判,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全省体育“1155”发展战略,抢抓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强力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丰富群体赛事活动、全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扶持壮大体育产业、积极打造体育文化名片,榆林体育事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排项目落地榆林,2022年,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将由榆林承办,为切实推进榆林体育强市建设提供了大好的历史机遇。

在竞技体育方面,榆林市坚持实施人才培养和输送战略,造就了一批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可谓是“人才辈出”。榆林体育运动学校连续4个奥运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0年共派出1182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的比赛项目,比2015年多549人;共获得金牌157.5枚、银牌169枚、铜牌147枚,分别比2015年多78.5枚、72枚、52枚。

积极举办多种赛事活动,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掀起群众健身热潮。市县联合打造“一县一品·精品赛事”,榆阳、定边、佳县、清涧、米脂、绥德已成功举办“一县一品·精品赛事”,县市区申办精品赛事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积极举办如国际马拉松赛、吴堡黄河大峡谷国际漂流公开赛等国际性、影响力大的赛事和群众性赛事,全面提升榆林的城市影响力,并不断带动全民健身的高潮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如2020年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抗击疫情、保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有利措施和最牢固防线正是科学的健身方法和健康的体格,年内举办的全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是榆林历届中参与人数最多、设置项目最受群众欢迎、社会影响最大的一届群众体育盛会,本届赛事为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满足榆林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推动健康榆林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20年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32次,其中市级举办29次。

各类体育设施及场馆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群众期盼已久的体育中心即将建成,城市运动公园和一批社会足球场建成开放。2020年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8平方米,较2015年增加0.93平方米;拥有20000人以上体育场1座,3000人以上体育馆1个。实施了94个乡镇的共计10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社区路径配送工程。

(七)社会保障全面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年来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大病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且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标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2.26万人,较2015年增加12.52万人。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320.75万人;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0.21万人、31.22万人、45.60万人,较2015年分别增加29.40万人、9.40万人、14.84万人。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已经由2015年的27.70万人减少至2020年的16.53万人;2020年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740元,较2015年增长255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5000,较2015年翻了一番

五、生态文明不断进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更加优越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符合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找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平衡点,以“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健全完善生态制度体系”抓手,全力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开启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榆林防沙治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持之以恒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铁腕治污行动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战果丰硕,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城乡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环境——“宜业宜居宜游”,逐步呈现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新格局。“十三五”期间榆林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沙漠绿洲城市宜居典范。2020年榆林城区监测二级以上天数为311天,较2015年增加25天,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2%,PM2.5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榆林蓝”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44天,较2015年增加16天。2020年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十三五”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71.04平方公里,单位GDP能耗较“十二五”末降低17.18个百分点。“十三五”累计造林面积412.77万亩,退耕还林面积79.5万亩,退耕还草面积26.5万亩,森林覆盖率34.8%,较201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最具影响力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未来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市上下严格落实三个过硬要求,扎实开展三比一提升三排查三清零行动,认真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对标补短,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8.63群众脱贫,榆林区域性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城市品位全面提升。2019年末,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较2015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居于全国中等位次并努力向高等位次持续推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2020成立中心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城市建设持续加大投资,路网管网和市政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四馆两中心主体完工;随着榆溪河生态长廊二期南段建成开放,城区生态走廊基本建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市运动公园和一批社会足球场建成开放,榆阳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运,西榆动车开通运行群众公共活动空间持续扩大,世纪广场、阳光广场、火车站广场、各种社区广场和绿地广场等民生工程的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已经编制完成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清四合院修复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古城墙修复工程全面推开,加以时日古城全貌必将跃然眼前中心城区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不断提高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建制村全覆盖,柏油路、水泥路基本实现村村通,电力、互联网、通信信号全覆盖,手机、电视全面普及,304个示范村累计完成投资21.85亿元。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居住环境、设施明显改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成效突出,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十三五”累计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172处,累计巩固提升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13.14万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取得实效;乡村民俗文化、休闲旅游方兴未艾;榆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创了陕西省的先河,“榆阳模式”成为全国首批推广的20个改革先进典型之一。

“十三五”时期,榆林经济社会发展风雨兼程,硕果累累,为“十四五”发展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格局、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中、省各类政策机遇,辩证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给榆林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力以赴调结构、促转型,全面加快布局创新链、产业链,数字赋能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榆林在新时期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征程上迈出更大步伐,构筑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能力而奋勇拼搏,确保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奋力谱写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