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榆林市统计局官网!  今天是

 |  无障碍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公告资讯  >  统计分析
破浪前行舵向稳 终求圆满需加力
文章来源:     浏览量: 3919   发表时间: 2020-12-21 09:36:11.0
打印本文

——榆林市1-11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以来,强势反弹的国际疫情,依然存在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造成国内经济全面复苏和平稳运行所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显著增多,我市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和风险同样加大面对不利局面,我们紧扣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讲话精神为统领,按照市委确定的“收缩战线、突出重点、守好底线”原则,科学研判形势,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各项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果的措施,全面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1-11月份,全市工业生产保持平稳,消费需求持续增强,投资增长略有放缓对外贸易持续攀升其他指标积极向好、运行稳定,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特点

1.工业生产保持稳定。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190.30亿元,同比下降4.5%,降幅较1-10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5.5%,较1-10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完成产值2450.78亿元,同比下降3.8%,降幅较1-10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产值1246.64亿元,同比下降9.6%,降幅较1-10月收窄0.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492.87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1-10月回落1.0个百分点。

分能源和非能源看,非能源工业生产恢复向好,占比有所提高全市规上能源和非能源工业企业产值分别为3367.29亿元、823.0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3%、5.3%,能源工业降幅较1-10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降幅较1-10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二者产值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0.4%、19.6%,非能源工业占比较1-10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生产稳定。全市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1种产品产量保持正增长。其中,原煤4.68亿吨,同比增长11.7%;洗煤5423.21万吨,同比下降2.5%;原油955.60万吨,同比下降1.2%;原油加工量376.01万吨,同比增长5.0%;天然气188.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发电量1111.73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3.1%

2.消费市场持续回暖。1-11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6.74亿元,同比下降7.6%,降幅较1-10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城镇、乡村“一降一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0.07亿元,同比下降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67亿元,同比增长7.7%。

商品零售好于餐饮。餐饮收入10.46亿元,同比下降18.1%;商品零售186.28亿元,同比下降7.0%。

四大行业“一升三降”。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较1-10月份提升1.4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2.4%8.4%16.8%,降幅较1-10月份分别收窄4.2、5.1、6.6个百分点。

3.投资增速有所放缓。1-11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较1-10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均出现回落。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9.7%5.8%、3.2%,较1-10月份分别回落14.5、0.2、2.2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房地产开发、公共服务领域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5%,较1-10月份回落4.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较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3%,较1-10月份提升3.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7%,降幅较1-10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3.7%,较1-10月份回落8.7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11.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0%;商品房销售额151.58亿元,同比增长42.0%。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46.0%,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同比增长210.1%。

4.外贸经济持续攀升。1-10月份,全市进出口总值81732万元,同比增长40.0%,增速较1-9月份提升7.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8580万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1-9月份提升1.8个百分点;进口23152万元,同比增长259.2%,增速较1-9月份提升61.9百分点。

5.财政收支持续向好。1-11月份,财政总收入806.38亿元,同比下降7.3%,降幅较1-10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355.15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较1-10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其中各项税收302.24亿元,同比下降7.7%,降幅较1-10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支出559.14亿元,同比下降11.0%,降幅较1-10月份收窄1.1个百分点。

6.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截止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616.20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10月末提升1.2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83.37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较10月末提升0.3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比率49.5%,较10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

7.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1-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1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增速较1-10月份提升1.6个百分点;11月当月全社会用电量36.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5%。其中,工业用电量259.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增速较1-10月份提升1.8个百分点;11月当月工业用电量31.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0%。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工业经济增速连续回落造成全市经济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煤炭是榆林工业的基本盘,工业是榆林经济的基本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从1-5月的15.9%回落至1-11月的5.5%,加之,煤炭产量上涨的受限及后疫情的影响,导致我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力将持续加大,进而造成全市经济稳增长的形势严峻、挑战加剧。

2.疫情影响仍未消弥且有卷土重来的风险,消费全面恢复之路仍较漫长。疫情造成的消费抑制,导致前期欠账太多,回补乏力,加之入秋以来,欧美地区疫情再次强势来袭和国内零星散发的疫情病例造成消费者心理再度恐慌,疫情造成的风险卷土重来之势,导致消费积极性和欲望出现暂时性下滑和消费趋紧,消费市场全面复苏的进程再度被迟缓,消费市场活力全面恢复之路仍较漫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因此,面对疫情,如何创造安全的消费环境,能让居民消费不受影响,还能促进消费增长,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都要面对的课题。

三、对策建议

1.工业稳则经济兴。临近年关,如何稳住工业基本盘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这是一个核心任务。根据榆林资源禀赋,一要抓好能源工业稳住工业基本盘。抓能源工业的重点:首先是稳定煤炭生产,当前,要借煤炭价格一路上涨之势,在安全生产、环保达标的前提下,稳定释放产能,提高煤炭产量,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其次,增加电、油气产能。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电厂发电效率,增加发电量,同时加大电量上网外销;不断提高原油、天然气产能和原油加工产量,特别是抓住天然气连续上涨的有利时机,全面增强电、油和气对工业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二要加快恢复非能源工业生产活力。非能源工业是能源工业向下游延伸的重要载体,因此,不断加大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生产工艺革新和新技术应用力度,扩展延伸非能工业产业链,大力推动产供销衔接,实现全产业链加速循环,使非能源工业加快恢复生产活力,从而带动能源工业各行业加快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非能工业其他行业。如,装备制造、智能制造、镁铝精深加工、现代医药生产等,从而加快实现非能工业扭负为正,助推全市经济稳定增长。

2.在“破难查漏”工作上再下功夫,加大统计督导检查力度,特别要抓好服务业入库入统工作。以破解服务业企业培育难、确认难、入库难为重点,加强沟通交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和九个工作专班在促进统计工作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成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科学谋划、推演进度,形成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特别要利用好工商、税务名录信息,进行细致比对,精准排查,将达标的服务业企业及时纳入统计库。今年的疫情对服务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前三季度的服务业增加值仍为负增长,服务业的恢复发展情况仍未达到预期,因此在采取各项扶持政策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增长的同时,抓好服务业企业入库入统工作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摸排力求做到不重不漏,全力避免由于漏统造成服务业的二次损失,为扭转服务业发展困境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3.多措并举确保投资增长保持平稳较快。紧盯项目推进力度,特别是大中型项目、“两新一重”等重点工程,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年内实现更多的有效投资,确保全年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根据当前民间投资负增长的情况看,我们加强对民间投资恢复的关注,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从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投资领域、强化信贷支持、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不断提振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4.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一环。从产供销三个闭合循环链来看,销最终走向是消费,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做好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加快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首先,推动消费模式创新,加快释放消费潜力。一是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业态。支持依托互联网的外卖配送、网约车、即时递送等新业态发展。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业态。二是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引导实体企业更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其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一是加快完善便民消费网络。优化便利店网点、菜市场布局,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充分发挥经营灵活、贴近社区居民的优势,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二是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支持快递收发站、便利连锁店、城市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便民设施建设。三是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快园林绿化、文化艺术场馆、体育健身设施、居民休闲娱乐、养老健康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发展需求。四是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有效激发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最后,营造安全消费环境,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一是应加快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措施,取消免检制度,严格执行产品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检查验收、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制度,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快构建消费品标准体系和服务标准以及售后评价体系,提升消费市场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网络欺诈等行为的惩罚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榆林市统计局综合科

                        撰稿:白新富

                       2020年12月18